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关于创新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几点认识

时间:2014-06-03 15:27 点击: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文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担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水平文艺演出人才和文艺师资力量的重任。当前高等院校声乐教学在模式和方法上现状如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文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担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水平文艺演出人才和文艺师资力量的重任。当前高等院校声乐教学在模式和方法上现状如何,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才更有利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声乐人才的培养,文章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等院校 声乐教学 模式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和广泛开展素质教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声乐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建成小康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高校毕业生包括高等院校培养的声乐师资和文艺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这就引发了担负培养声乐人才任务的高等师范院校和有关大专院校音乐(艺术)学院的教学工作者,不得不对传统的、多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反观和审视:在日常的教学中,都有哪些情形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存在的缺陷在哪里?哪些方面的改进是迫在眉睫的?只要认真探究,深入思索,答案是不难找到的。

  一、师范类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核心内涵

  (一)课程性质应凸显师范性

  《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声乐教学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声乐》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根据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程,直接与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歌唱教学相联系,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本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对发展学生音乐才能、提高音乐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①这就意味着,高校声乐课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声乐理论知识,正确的唱歌方式,具备能够演唱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歌曲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能够对一首声乐作品的风格以及内容进行正确分析与处理。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主要是培养从事基础声乐教育工作的人才,必须分析出学生发声正确与否,使学生具备指导课外相关声乐活动以及独立进行歌曲的教唱能力,以此使声乐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掌握声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声特点制定相应的声乐教学课程,掌握学生在处在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以及发声练习的声乐知识。

  (二)课程内容应凸显全面性

  为满足新时期社会各界对音乐教学和文艺专门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除了应在注重提高声乐教育专业人才的整体质量上下功夫外,还应当在任选、限选课程的设置上下功夫。首先,要将基础知识教育与专业的声乐理论知识体系紧密结合,重视加强声乐知识的基本概念、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发声基本原理、演唱方法与发声技巧、演唱声乐作品的形式以及正确的演唱方式等基础性声乐知识与声乐技能的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当注重挖掘、发现学生的个性潜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声乐兴趣和艺术感觉,并对学生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客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并以此来保证声乐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课程教学手段应该凸显多样性

  毫无疑问,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应该针对教学形式以及内容的不同,并根据声乐教学的特点,选择相对科学的声乐教学模式以及方法。按照声乐基础训练、声乐理论修养、声乐实践演唱以及声乐作品鉴赏的能力,体现出演唱性与艺术性相糅合的原则;②针对声乐教学的内容采取小课教学、小组课教学以大课教学的形式,并根据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可行的声乐教学方案。在具体的声乐教学实践中,还应该采取机理教学、资料与音像配合教学、自主学习以及示范演唱等教学方法,多途径、多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并营造能够获得全面发展、提升的机会。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